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50243
 Sparrow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無來由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養癰遺患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古人與現代人的共同苦惱
作者: Sparrow 日期: 2011.03.22  天氣:  心情:
在非巴哈的作品中,居然有這麼多隱藏版的郭德堡變奏曲掩映其中,這是我從來沒注意到且覺得驚奇的,也就是說,巴哈取材自當時的民謠、流行歌曲(或反之?),而以我有限的古典音樂的接觸與聆聽經驗中,我是這麼的資淺,以至於將這麼多重要的部份給疏漏了,這讓我覺得非常慚愧。

郭德堡變奏曲原是因為某貴族因為精神壓力過大導致睡不好(這該死又惱人的症狀不就與我相同?),該年代又沒有安眠藥這玩意兒,於是便令受雇於他的郭德堡在另一間房間內為他演奏樂曲,有如我們現今以音響聽音樂一般。而後,郭德堡再委請他的老師巴哈寫就而成的大鍵琴曲,故有郭德堡變奏曲之稱。
這整個30段變奏,分為兩大段落,頭一段抒情,結尾再反覆一次。作曲重點不在於幫助貴族的睡眠,而在放鬆他的心情,我們可以聽到一度卡農、二度卡農、三度卡農變奏的銜接。這也算是巴哈那年代的流行音樂。低音部一直被反覆,高音部則作旋律與和聲上的變化。抒情曲調最後也再現於第30變奏裡,這華麗的、喧囂的變奏,居然神奇的能讓人安定下心情。

原版本為1742年巴哈為雙層鍵盤大鍵琴所做的鍵盤練習曲,不過後來在1955年經由演奏時神經兮兮的偉大鋼琴家顧爾德所詮釋後的錄音而聲名大噪。如同我們對於音樂之父巴哈與孟德爾頌的認識一般,倘若沒有顧爾德,郭德堡變奏曲絕不可能如此的具有知名度。
現場演奏版本與錄音版本自然會有一點差異,鋼琴版與大鍵琴版當然差別更大,至於我喜歡哪一種?自然是大鍵琴版!
標籤:
瀏覽次數:100    人氣指數:900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無來由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養癰遺患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