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21370
 輕舟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巨石強森 高歌「新年怪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雨前龍井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談茶論道
作者: 輕舟 日期: 2012.01.21  天氣:  心情:
日本茶道的入門知識 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

中國不僅是茶、茶文化的故鄉,而且千百年來創造了最為豐富多彩的茶文化。不過若論將茶與宗教情操、藝術修養、社會生活融為一體,形成一種和睦鄰里、提升人品,為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飲茶藝術,當屬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大家知道,茶是從唐代即傳入日本,但在日本種植並為社會所接受,還是在公元1189年日本高僧榮西禪師入華求學之後,他將茶樹茶籽帶回日本予以栽培,被尊為茶葉栽培的開山鼻祖。 1192年榮西禪師寫下了日本第一部飲茶專著《喫茶養生記》。他在序中說:”茶者,養生之仙藥也,延壽之妙術也。山谷生之,其地神靈也,人倫采之,其人長命也。天竺唐土均貴重之,我朝日本曾酷愛矣,古今奇特之仙藥也……。“由於他的鼓吹提倡,中國的茶文化在日本得到發揚光大。 ”
日本民族是一個善於學習他國文化並根據自身特點予以創造的民族。將飲茶上升到”道“的高度,形成為一種專門的茶道藝術就很能體現日本民族的特點。據記載,日本最著名的茶道祖師是豐臣秀吉時代的高僧千利休(1521~1591),他集茶道之大成,創立了最大眾化的“一派茶道”或“千家茶道”,其子孫分為三派,影響至今。茶道的宗旨可用四字概括,即“和敬清寂”。和、敬,小而言之,表示主客之間和睦共處,互相尊敬;廣而言之,則寄以社會安定、國家和平的願望。清、寂,表示茶室環境的清淨幽雅與陳設的古色古香,暗含隔絕塵世、清心潔身之意。根據以上宗旨,茶道對於茶的質量、色澤,茶的烹煮技巧,對水的要求,茶具的色澤、質量,茶室的環境、設施。水果點心的配置、尤其對賓主間的語言、禮節、儀式等等都有不少講究。據說一名大家閨秀要學好整套禮儀,至少需要三年時間。
筆者曾有幸在80年代初在蘇州寒山寺接待過一個日本茶道參訪團。該團多為身穿和服的女士,看到她們專心致志、畢恭畢敬、陶然自得的表演,頗令人感動。她們用的茶具為咖啡色瓷器,小巧玲瓏。點茶仍持著我國唐代傳過去的煮茶法,茶呈未狀,可當時對這種茶尚不習慣,心境也難與之協調,體會不出其中的真趣。但我總覺得,茶道是一種高雅的修心養性的藝術,日本人民能在不斷發展現代文明的同時,仍能執著地保持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從而做到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協調、並進,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國人民學習借鑒的。

中國茶道與佛教

佛教於公元前6——前5世紀間創立於古印度,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魏晉南北朝的傳播與發展,到隨唐時達到鼎盛時期。而茶是興於唐、盛於宋。創立中國茶道的茶聖陸羽,自由曾被智積禪師收養,在竟陵龍蓋寺學文識字、習頌佛經,其後又於唐代詩僧皎燃和尚結為“生相知,死相隨”的緇素忘年之交。在陸羽的《自傳》和《茶經》中都有對佛教的頌揚及對僧人嗜茶的記載。可以說,中國茶道從一開始萌芽,就於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其中僧俗兩方面都津津樂道,並廣為人知的便是——禪茶一味。
禪茶一味
1、“禪茶一味”的思想基礎
茶於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為總綱。
釋迦牟尼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第以苦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曰“靜”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鑑、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無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 次話一語中的。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放下一切是放什麼呢?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詩最妙: 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願大家都作個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
2、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
自古以來僧人多愛茶、嗜茶,並以茶為修身靜慮之侶。為了滿足僧眾的日常飲用和待客之需,寺廟多有自己的茶園,同時,在古代也只有寺廟最有條件研究並發展製茶技術和茶文化。我國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唐代《國史補》記載,福州“方山露芽”,劍南“蒙頂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產於寺廟。僧人對茶的需要從客觀上推動了茶葉生產的發展,為茶道提供了物質基礎。
此外,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1.高僧們寫茶詩、吟茶詞、作茶畫,或於文人唱和茶事,豐富了茶文化的內容。
2.佛教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學思想及“戒、定、慧”三學的修習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內涵,使茶道更有神韻。特別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觀於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相輔相成,形成了中國茶道美學對“物我玄會”境界的追求。
3.佛門的茶是活動為茶道的發展的表現形式提供了參考。鄭板橋有一副對聯寫得很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鬥茶。”佛門寺院持續不斷的茶事活動,對提高茗飲技法,規範茗飲禮儀等都廣有幫助。在南宋宗開禧年間,經常舉行上千人大型茶宴,並把四秒鐘的飲茶規範納入了《百丈清規》,近代有的學者認為《百丈清規》是佛教茶儀與儒家茶道相結合的標誌。
3、“禪茶一味”的意境
要真正理解禪茶一味,全靠自己去體會。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實踐去感受。也可以通過對茶詩、茶聯的品位去參悟。下面的四幅對聯與四首茶詩很有趣,對理解“禪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幫助。
  茶聯四幅
  茶筍盡禪味,松杉真法音。
  ——蘇東坡
  一勺勵清心,酌水誰含出世想,
  半生盟素志,聽泉我愛在山聲。
  ——招隱寺內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
  兩頭是路,吃一盞各走東西。
  ——洛陽古道一茶亭所書
  一卷經文,苕霖溪邊真慧業,
  千秋祀典,旗槍風裡弄神靈。
  ——上饒陸羽泉聯
  茶詩四首
  題德玄上人院
  杜荀鶴(唐)
刳得心來忙處閒,閒中方寸闊於天。
浮生自是無空性,長壽何曾有百年。
罷定磐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雖未似師被衲,此理同師悟了然。
  與茶亢居士青山潭飲茶
  靈一和尚(唐)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北山。
岩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無題 陳繼儒(明)
山中日日試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石枕月侵蕉葉夢,竹爐風軟落花煙。
點來直是窺三味,心後能翻賦百篇。
欲笑當年醉鄉子,一生虛擲杖頭錢。
  茶與中國文化發展
  趙樸初
  七碗受之味,一壺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喫茶去。
讀了這幾首茶詩、茶聯,您能從“禪”中聞到“茶”香,能從“茶”中品出“禪”味麼?

日本茶道的“四規與七則”

茶道,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典雅緻的文化修養,也是日本人接待賓客的一種特殊禮儀。日本人飲茶的風俗最早是由中國傳入的,後來廣泛流行於民間。如今日本的茶道人口約達1000萬,將近全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茶道不同於一般的喝茶,品茗,而是具有一整套的嚴格程序和規則。茶道品茶很講究場所,一般均在茶室中進行。正規茶室多起有“XX庵”的雅號。茶室面積大小不等。以“四疊半”(約合九平方米)大的茶室居多,小於四疊半的稱“小間”,大於四疊半的稱“廣間”。茶室的構造與陳設,基本上都是中間設有陶製炭爐和茶釜,爐前擺放著茶碗和各種用具,周圍設主、賓席位以及供主人小憩用的床等。
接待賓客時,待客人入座後,由主持儀式的茶師按規定動作點炭火、煮開水、沖茶或抹茶(用竹製茶匙按一定動作將茶碗中的茶攪成泡沫狀),然後依次獻給賓客。
客人按規定須恭敬地雙手接茶,先致謝,爾後三轉茶碗,輕品,慢飲,奉還。
點茶、煮茶、沖茶、獻茶,是茶道儀式的主要部分,需要專門的技術和訓練。
茶道品茶分“輪飲”和“單飲”兩種形式。輪飲是客人輪流品嚐一碗茶,單飲是賓客每人單獨一碗茶。飲茶完畢,按照習慣客人要對各種茶具進行鑑賞,讚美一番。最後,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別,主人則熱情相送。
茶道還講究遵循“四規”,“七則”。四規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 “和、敬”是指主人與客人之間應具備的精神、態度和辭儀。 “清、寂”則是要求茶室和飲茶庭園應保持清靜典雅的環境和氣氛。七則指的是:提前備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應冬暖夏涼,室內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時間,備好雨具,時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丁文:唐人對"茶道"的理解

喝茶喝到現代,喝出“茶文化熱”了。人們發現因對“茶道”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言人人殊,難免“歧路亡羊”。今人對茶道理解的分歧,追根溯源,源於唐人對“茶道”見解的不同。
“茶道”一詞最早見於唐代皎然和封演的文章。
皎然(約720—貞元末),俗姓謝,字晝,又字清晝。湖州長城縣(今湖州長興市)北楊橋人。 “茶道”一詞初見於他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一詩。皎然的“茶道”是“三飲論”:“一飲滌昏昧”,“再飲清我神”,“三飲便得道”,全詩收煞時畫龍點睛:“孰知茶道全爾真,惟有丹丘得如此。”皎然將茶事與“道”連在了一起。他對“茶道”的理解已觸及到飲茶文化的深層次,即飲茶的義理、靈魂。他是有學問的茶僧,由“禪”入“茶”,
引“禪”入“茶”,故能高人一籌,深入到飲茶的精神層面。這是陸羽及同時代的茶人所不可企及的。迄今尚無新的文字資料說明有誰比皎然更早一些使用“茶道”一詞。
封演是唐玄宗天寶(742—756)末年進士,著《封氏聞見記》10卷,內云:“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封演的“茶道”是指“飲茶”,包括茶的製作、烹煮及茶具,未言及茶理。他對茶道的理解是“形而下”,所言“茶道”與“茶藝”、“茶技”並無區別。
宋人林洪《山家清供》雲:“古人嗜茶者,無如玉川子。”玉川子即中唐詩人盧仝(約775—約835),他繼承了皎然的茶道思想,引“道”入“茶”,發展成為“七碗論”。此人會煎茶,會品茗,深悟茶趣。他寫了一首《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全詩31句,行文灑脫,一氣呵成,算得上古今最好的一首茶詩,詩中說飲茶的效果是:“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雖無“茶道”二字卻緊貼“茶道”。
晚唐劉貞亮概括茶有“十德”,內有“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劉貞亮沒明確提出“茶道”,而以“茶德”代之,“以茶可行道”僅是其一。他的“茶德”包括茶功、茶禮、茶情、茶理。劉貞亮的“茶德”詮釋了“茶道”的思想要素,著眼於“形而上”,不包括“形而下”的“茶藝”或“茶技”。
無論皎然、封演,還是劉貞亮,都沒說清“茶道”的含義。陸羽雖尊為茶聖,《茶經》7000言中卻無“茶道”二字。
唐人對“茶道”並無統一的理解。千餘年里為啥無人去界說“茶道”?這一方面由於中國人做學問多是直覺思維,悟而後得,不習慣於下定義並運用概念術語進行邏輯推理;另一方面,只要掛上“道”,中國古代的學者們就難免心慌氣短、噤若寒蟬,連偉大的老子也說“道可道,非常道”,誰還敢造次!
古人認為,“道”是總規律,是最高的真理,也是最真實的存在。正因為這樣,便不可能用任何有限的概念、語言來界定“道”、表達“道”和說明“道”。一落言筌,便成有限,便不是那個無限整體和絕對真理了。 (李澤厚十年集《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不僅不敢去界說大“道”,即就茶中小“道”也不敢去界說,因為“道”無論大小都是“無限整體和絕對真理”的一部分,絕不能落言筌。 ──當然,“道”不能分大小,一分大小便不是“無限”的“絕對”的了。這種邏輯上的自相矛盾,原本存在,但無人去推敲。
檢索今人對“茶道”的不同見解,大體說來也是如此:或者是“茶藝”加“道”,或者等於“茶藝”,或者等於“茶德”。

日本茶道思想之"茶花"

綠茶搗成粉末(日文叫抹茶),和竹匙一起放入茶碗。水煮至微滾將沸順竹匙衝入碗內。然後用竹指攪拌器攪勻。茶道表演時,即使燒水的木炭也是特製的。僧侶和以往的武士一樣,嚴格遵循一成不變的規矩。
在日昇之國,人們習慣用小杯品嚐綠茶,此乃待客之道和休憩時的樂事。日本是唯一仍舊在學校裡舉行和教授茶道儀式的國度。茶道持續時間長達六小時,它融合了飲食、閱讀、詠詩和思考。從僧人到武士,從陶瓷藝術到和服和園藝圍繞著茶的是整整一部歷史。茶道,有專用場所,彷彿是戒律嚴格的機密之處,人們從小門悄然而入.在京都,這類茶室為頭面人物預定,但也向興趣盎然的遊客開放.茶藝界女皇孫夫人在這裡領導一所茶道學校,還在世界各地開放了二十二所分校.大戶人家都把子女送去學習比芭蕾更為嚴格的茶道。
“茶花”有季節感,又可馬上顯出變化,花體不大,本來是花園中的伎度者。但是由於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創造了空前絕後的茶花大作(一天,有人上報幸臣秀吉,說利休家的院子裡開滿了茶花,好看極了。秀吉便示意利休為他在某日的清晨舉行一次茶會,以欣賞那滿目的茶花。那一天,他興致勃勃走進了利休的院子,可是所有的茶花都被利休剪掉了。秀吉不禁惱怒起來:“這不是捉弄我嗎?”可是,當他來到茶室時,他發現在暗淡的壁龕的花瓶裡,插著一朵潔白的茶花,其花露水欲滴,顯示出無限的生命力。秀吉大吃一驚。為表現茶花的內在世界,剪掉一片只留一朵,這種空前的藝術手法為後世茶人所推崇。),使後人望而生畏、敬而遠之。為繼承千利休的遺志,茶人們便不再用茶花做插花花材,以此來回味幹利休的藝術信念。

日本茶道:一期一會

一期一會,是利休集珠光(村田)流、紹鷗(武野)流之義理提出的重要茶之道(不是茶道),後經七哲、三千家和千宗室(裡千家)、速水宗達等人傳修,進一步發揚。一般認為,此理在《山上宗二記》記裡表述的較清楚,但不拘於此,其他如《細川三齋茶書》(細川忠興)亦有說明。後,因為富於禪理,成為日本佛道、茶道的重要思想、概念。
一期一會,字面上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白。融會到茶道的儀式裡,就是通過一系列的茶道活動,包括水、飯、談、茶四大步,最後完成時使亭主和主客、從客靜心清志,由內到外自然湧現出一種“一期一會、難得一面、世當珍惜”之感,蒼涼而略帶寂寥。進而思考人生的離合、相聚的歡娛,使參與者的精神境界接受一次洗禮,達到更高的狀態——冥想中的涅槃。這,是一期一會的道理,也是茶中的道理。在識茶道方面,鬆平元信先生的那篇《閒扯》有參考價值。
一期一會,冥想的昇華,到底為何?追其本元,並非要讓人增加負擔、壓力或者蒼茫,而是要變壓力為動力,通過對“一期一會”這種難得緣分的珍惜,鼓勵人珍惜和友人、茶人之間的情誼,進而發奮思進。重視與每一日的緣,與每個人的緣,在每一日里都有進步,可以說,廣義上和“一日三省吾身”的潛在道理是一致的。
一期一會,這種精神在前段今川家的建設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現在評判櫻一殿是三分鐘熱度或者僥倖心理,都是錯誤和不應該的。因為,他已經從整體上對今川家今後的建設和走向打下了良好基礎。在短暫的時間裡,集合了聯盟里相當的才俊,並鼓舞和發揮出他們的才能,自己也得到提高。之所以如此,與他不斷的檢討、誠懇的求教和虛心的精神是分不開的。故,賢能從附之理如此。雖然,他所在的階段沒有舉辦過茶會、說法會,可珍惜相處,發奮努力的精神影響了整個今川家,使其重新興旺。
一期一會,從今川家的中興里可以理解到不一定要從喝茶或說法中去明白。平常道是為道與心,櫻一殿的行動實際上已經引證茶之理法,單從這個層面上,可以說是不為茶道的茶人。所以,明理不一定要通過一定的儀式,只要用心思考,注意從一點一滴的細節上去轉變,最終可以從量變到質變。
一期一會,不知東方先生、LINZ先生有何見解,旦言無妨,討論之上,互相增進,大有裨益。轉)
標籤:
瀏覽次數:254    人氣指數:1454    累積鼓勵: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巨石強森 高歌「新年怪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雨前龍井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1-22 11:48
他, 92歲,台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1-22 09:34
她, 90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