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06253
 隨風流浪~風玲(璦嫚兒)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忙翻了~不過很充實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睡前文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想活的人多看點多做點
作者: 隨風流浪~風玲(璦嫚兒) 日期: 2011.02.24  天氣:  心情:

地溫氣溫同步上升 地震將增多加劇

2011-02-23

紐西蘭強震造成重大傷亡,學者汪中和今天受訪時提出警訊,溫室效應使地殼溫度與氣溫「同步上升」,
應力已有所改變,一旦「撐不住」,可能會不斷發生地震、火山、海嘯。

台灣地處板塊邊緣,一定要注意防震與逃生準備。

國家地震研究中心主任張國鎮則表示,地震難預測,但要爭取應變黃金時間,以及強化建物和橋樑結構。

紐西蘭南島基督城22日發生芮氏規模6.3強震,造成75人以上死亡的重大災難,全國進入緊急狀況,
但去年9月規模7.1大地震,則是無人死亡。

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汪中和說,這為這次是淺層地震,而上次發生地較深,能量在傳遞過程已被吸收大半。


張國鎮則表示,去年發生在地下10公里處屬淺中層,但發生地點不同,
上次在比較堅硬的山區,這次是在5公里的淺層地震,而且是靠近海邊土質鬆軟,
具有放大效果,加上基督城有很多磚造建築,所以傷亡慘重;
同等級地震如去年台灣的甲仙地震,就是規模6.3,震央在山區,並沒有造成死亡情形。


去年地震雖然多,但對台灣影響還好,張國鎮指出,每個錯動都有其回歸期,
但不管地震來不來,最重要是爭取幾秒到數十秒應變的黃金時間,
其次,就是要強化橋樑和建物的結構,以符合現代化的防震標準,就能盡量降低傷亡。

針對氣溫與地溫的連動性,汪中和解釋說,地溫觀測從2005年到現在,
還需要更多的觀察時間,但是目前觀測地溫與氣溫上升速率差不多,
這是非常驚人的現象,因為地殼的密度,高出空氣萬倍以上,兩者竟然同步上升,
顯見地球正努力調節,使得氣溫上升相對「溫和」。


「大家都不希望災難發生,但這可能是大災難之前的小前兆。」汪中和說,
地球暖化增加地殼的額外熱能,使得火山噴發、地震頻率增加、規模變大,
類似情況正揭開序幕,一定要特別小心這種趨勢。


全球去年規模7以上地震,發生頻率就比過去平均高出很多,
近期繼印尼後,菲律賓火山也開始噴發,汪中和以煮水形容地球現況說,
如果燒一鍋水,不把火關掉或是關小,水就會燒開,節能減碳做越多,水就會越慢沸騰,所能爭取的時間也會越多。


不過,科學家預估,世紀末氣溫至少上升1.5度,如果屆時地溫也上升1.5度,會是什麼狀況?


汪中和語氣沈重地表示,目前無法推估,但會「非常非常麻煩,到處都是火苗,地震、火山、海嘯會不斷發生,人類難以抗衡。」


汪中和說,一方面人類必須更加努力的節能減碳,才能爭取更多的時間,
另方面絕對不能輕忽防震準備,台灣一年有感、無感地震就超過上萬次,
家家戶戶都要做好逃生避難的準備,除了要儲水儲糧,更要檢視居住地是否在斷層帶上。


政府除了國家地震研究中心開發地震預算系統,汪中和也表示,
未來也朝將預警時間提前到地震發生前幾個月的目標邁進,希望在近1、2年內,就能有所突破。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3/115/2mwsy.html


基督城地震使3000萬噸冰層崩裂
2011-02-23
澳聯社報導,基督城昨日地震已經引發了約3000萬噸冰從新西蘭最大的冰川脫落。
南阿爾卑斯山的塔斯曼冰川導遊表示:這次地震使冰川上的冰層「崩裂」,並最後在湖中形成了流冰。
冰川探險艇的遊客說:這些流冰導致了3.5米高的湧浪,使我們在湖中上上下下的顛簸了30分鐘。
冰川在西海岸地區,離基督城200公里。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2/23/n3178236.htm


冰河震裂 巨冰崩落
2011-02-23
紐西蘭南島基督城廿二日發生芮氏規模六.三強震,造成嚴重災情,
也導致距離該城兩百公里的「塔斯曼冰河」(Tasman Glacier)斷裂,重達近三千萬噸的冰塊崩落。

塔斯曼冰河位於庫克山及塔斯曼山之間的塔斯曼山谷,是紐西蘭最大的冰河,
也是除了南北極之外,僅次於喜瑪拉雅山冰河的第二大溫帶冰河。

據觀光客描述,大面積冰塊崩落,湖面起伏震盪長達卅分鐘。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06/112011022300181.html



專家警告稱美國加州恐遭受規模8大地震

2011-02-23 10:23

最近幾個月來,世界多個國家都遭受了地震襲擊。

如今,有專家警告稱,美國可能遭到超級地震的威脅。

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美國加州可能遭受一場『遲來』的大地震襲擊,
擁有數百萬人口的洛杉磯市很有可能是這場大災難的受害者。

美國加州橫跨大西洋板塊和北美板塊,兩大板塊的交界——聖安德魯斯斷裂帶以南100公裡的地區是數百年來,
唯一沒有遭到過地震破壞的區域。

專家擔心,這場『遲來』的地震將要襲擊這一區域了,
而人口密集的洛杉磯市和舊金山市可能將成為受害者。

而當災難來臨時,人們根本無法進行有效地預測。

在這份發表在《地震學報》的報告中,人們還研究了地震與加州湖泊之間的關系。

研究稱,每當湖泊的水位發生變化時,往往地震也隨即到來。

距洛杉磯200公裡的卡惠拉湖床過去數年間,不斷有新的湖泊誕生和湖泊乾涸。

俄勒岡大學的研究者們表示,加利福尼亞州在過去180年間,每年都會發生地震。

而上一次大地震發生在1713年。而聖安德魯斯斷裂帶已經有140年沒有發生地震了,大地震隨時可能降臨

http://tech.big5.enorth.com.cn/system/2011/02/23/005881255.shtml



還幾個預知正在發生中 從去年說到現在

不 該說是從12年前到現在

而美國斷層 是我最憂心的一條大土龍

但按各類觀察狀況看來 這些不該活的都在復甦中

還要不要活下去 選擇權在你我手中

多看點 多學點 多想點 多做點就能

多活久一點


標籤:
瀏覽次數:85    人氣指數:1285    累積鼓勵: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忙翻了~不過很充實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睡前文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