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06253
 隨風流浪~風玲(璦嫚兒)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柔柔的迴盪~淡淡的問候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每個打擊都有它的意義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聽禪喝茶觀文學
作者: 隨風流浪~風玲(璦嫚兒) 日期: 2011.02.10  天氣:  心情:







壺中飽裝綠葉片  得之心血兼日月  

桑桐檜櫪炭烘培  葉葉片片陸羽學

喉韻甘醇溫徐味  真友相聚茶桌邊




中國茶道文化融合了點禪學的味道
























FONT{COLOR:#ffffff}

 

許多位禪師多都是飲茶名家


中國的茶道,是到六世紀(唐時)陸羽集前人的大成,

而加上他自己的精心研究,

《茶經》傳播,才奠定了基礎。


如何煮?

固型茶研碎,其好壞如何分辨?

陸羽說:「粉末之上等者,其屑如上等之米粉,
粉末之下等者,其屑如菱之角。」固型茶要煮用時,
烤後、研碎,這算第一個程序,其次便是煮。

陸羽說:「煮茶之火用木炭,
堅薪次之,謂桑、槐、桐、櫪之類。木炭之中,
凡已燔、炙而有脂臭移香者,舉(皆也)不用;
堅薪之中,加膏多之木,或無用之廢材,亦不用。

所謂膏多之木,指柏、桂、檜等;所謂廢材,
即係指朽腐之器物所剩之廢材。古人謂勞薪之味,洵不誣也。」


陸羽說:「水沸之程度,如魚目而微有聲,此一沸也。

鍑之邊緣,泉湧如連珠,水泡上昇,此二沸也。

如騰涉鼓浪,煮至翻滾,此三沸也。

過此以上,是以不可飲。

一沸之時,使水合乎茶之量,以鹽調味。

-茶未啜盡者棄之勿留,所以如此言者,

蓋餡濫(無味也)而僅鍾鹽味也。

第二沸之時,酌湯一瓢,以竹莢將湯之中心迴旋攪和,
量粉末,投至水之中心,須臾,湯之勢如宏濤流沫,
取所酌之湯止之,以育茶之華。﹞



如何酌茶?

陸羽說:「凡茶酌於若干茶碗時,
沫(水泡也)與餑(浮漚也)宜均等。

沫與餑,乃茶之華也。

華之薄者謂之沫,厚者謂之餑,細而輕者曰花。

花者才如棗之花落於環池上漂漂然,

如青萍生於迴轉曲折之潭褚之中,

又如鱗雲飄浮於如洗之晴空之中。

其沫若綠錢之浮於水濱,

又如菊之花飄墮於酒器膳食之中。

誠如荈賦所云:煥然如積雪,燁然若春藪也。」

煮茶不止煮一次,而且應該邊煮邊飲,這算是第三個程序。

陸羽說:「第一煮,水沸騰後,其沫之上,
有如黑雲母水之水膜出,飲之,其味不正(不美也);
而以第一煮為雋永。或留貯熱湯,以育湯華,而傭救沸騰。

可連飲第一、第二、第三碗,第四、第五碗以外,非至極沸之時不飲。

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

設人數多至十人,風爐須增為二倍,熱時連繽飲之。

蓋茶熱之時,重濁擬於下,而精英浮於上。

若一至冷卻,則精英隨熱氣而無,雖飲亦不消化,蓋當然者也。」

事實上,當時尚不曉得茶中含有丹寧質、咖啡鹼,
這兩樣東西,冷即失去其收斂功能,減少刺激中樞神經的作用。

陸羽說:「茶之性儉,故不宜廣,廣則味暗淡。
若大服之碗(盛飯碗也),僅啜一半而味寡,況廣之時,固不待言矣。
茶之色緗者(淡黃色也),其馨[必土欠] (音使,香美也)。
茶之味甘者為檟,甘而苦者為花,啜之雖苦,過咽喉則甘,是茶也。」

末尾這一段,純粹是陸羽自下的定義,毫無根據。

但「茶」字,的確是到他才將「荼」字減去一晝,以別於檟、蔎、荈、荼。




茶之功效



陸羽說:「鳥有翼而飛,獸有毛而走,人張口而言事物。
此二著皆生於天地之間,飲啄而生。
飲之起源與意義二隨時之義大矣哉。
欲救渴則使其飲漿,欲除憂忿則使其飲酒,
欲醒睡意,則亦令其飲茶。」



飲茶種類



陸羽說:「飲茶有所謂觕(ㄘㄨ)茶(粗茶也)、
散茶(似今之葉茶而固型者)、
末茶(以茶末固型者)、
餅茶(固型後如餅狀者)等種類。

以茶葉斫(ㄓㄨㄛ/)、熬、煬、舂而製之。

貯於瓶罐之中,以湯澆之者謂之[上病下奄](同淹字)茶(水淹浸也)。

或入以蔥、薑、棗、橘之皮、茱萸、薄荷之類二或煮之使其沸騰;
或使茶浮揚而流轉,或煮而若去其沫,
然此將成溝渠之棄水,而此種習俗不止也。」


陸羽說:「夫天育萬物,皆至巧妙,
然人所工者,僅獵淺薄安易之事。
所住者家也,家能極盡精巧;
所衣者衣也,衣能極盡精巧;
飽腹者飲食也,於酒於食亦皆能極盡精巧。」
這一段話,意在惋惜飲茶不知「極盡精巧」。



茶有九難



陸羽說:「茶有九難。一日造、
二曰別法、三曰茶器、四曰火、五日水、六日炙法、
七日末之製法、八日煮法、九曰飲法。

曇天採摘茶葉,入夜而焙之,此非造茶之善法也。囓(ㄋㄧㄝ、)而品其味,

嗅而聞其香,非辨別之善者也。

羶臭之鍑,羶臭之碗,皆非茶器之善者也。

以膏多之柴薪,或廚房所用之木炭,非火之佳者也。

急流、止水、非水之善者也,外側通火而內側生,非炙法之善者也。

綠色、縹色(淡青色也)之粉末,非末之佳者也。

以不熟練之生手,張惶而攪拌之,非煮法之善者也。夏興而冬廢,非飲法之善者也。」



這一段話,則係憑陸羽的經驗,
指出從製茶起至飲茶為止的九項困難,
而又一一表明其心得與主張。
最後的一段話,
才以飲茶的分量作歸結,
他說:「然珍奇新鮮而香味至高者,每人可用三碗,
次於此者,則碗數可及五碗。
設坐上客數達五人,則一煮宜用三碗;
至七人時,則宜用五碗;
若六人以下,則碗數不約。
僅一人分不足時,則以其雋永補不足之分。」



明許次紓《茶疏》:「火必以堅木炭為上,
然木性未盡,尚有餘煙,煙氣入湯,湯必無用,
故先燒令紅,去其煙燄,兼取性力猛熾,水乃易沸。
既紅之後,乃授水器,仍急扇之,愈速愈妙,毋令停手,停過之後,寧棄而再烹。」

明代田藝蘅《煮茶小品》中說:「有水有茶,不可無火。非無火也,失所宜也。」



其實,按照當代中國茶人的經驗,

對燒水燃料的選擇,只要掌握兩條件就可:

一、燃燒物的燃燒性能要好,產生的熱量要大要持久。

二、燃燒物不能帶有異味和煙味,
若有則會污染水質,使泡出來的茶湯失去其原來本色與香味。



所以想要品嚐一杯好茶,
須是茶、水、火三合其美,缺一不可。

然而,現代已不用炭或薪來取火,
現今均以瓦斯爐、電爐、電磁爐來燒水,
因此,上述經驗只能是有心人才能享受古時取火情境了。




茶道禪學  

分享之



歡迎有興緻的同好 

齊來竹居泡茶聊天

福德旺茶莊



標籤:
瀏覽次數:113    人氣指數:2513    累積鼓勵:1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柔柔的迴盪~淡淡的問候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每個打擊都有它的意義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2-13 10:29
他, 55歲,亞洲其他,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2-13 09:50
他, 55歲,亞洲其他,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2-13 09:31
他, 55歲,亞洲其他,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2-13 08:33
他, 55歲,亞洲其他,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2-11 11:21
他, 55歲,嘉義市,金融保險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2-11 01:28
他, 55歲,嘉義市,金融保險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2-11 00:09
他, 98歲,台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2-10 22:46
他, 46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2-10 21:42
她, 42歲,亞洲其他,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2-10 21:28
他, 51歲,嘉義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