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71263
 莫亦凡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藏頭詩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作者: 莫亦凡 日期: 2024.12.14  天氣:  心情: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德語:Carl Gustav Jung,發音:[kaʁl ˈjʊŋ];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舊譯容格或楊格,瑞士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榮格是一位學貫東西、著作等身的學者,在世界心理學界都得到了很高的評價。是心理學鼻祖之一。

成就
榮格在與弗洛伊德決裂後曾經憂鬱數年。他曾見到幻像也曾感覺到眾多鬼魂聚集在他家中。其中一個幻像是一位有翅膀而又跛腳的老人菲利門,另一個幻像是一位美貌的女士。這兩位成為他日後老智者(自性)及阿尼瑪的樣本。

因榮格對宗教毫無忌諱,他對中國道教的《太乙金華宗旨》、《慧命經》、《易經》,及藏傳佛教的《中陰聞教救度大法》、禪宗皆深入研究。他也對西方煉金術著迷。他在《太乙金華宗旨》及西方煉金術找到與他個性化觀念相同之處:調和有意識的自我與無意識的心性。

他也在解夢方面有傑出成就。夢反映潛意識,是心理學家非常重視的。據他估計,自己一共大約解過80000個夢。榮格的學說與弗洛伊德最大的分別,是他的理論得到較廣泛的考察證據。相對於弗洛伊德認為夢是一種被壓抑的願望的隱晦表達,榮格更強調夢具有一種補償作用。夢不是偽裝和欺騙,而是一部用特殊語言寫成的書。在夢的分析上,榮格強調不應該僅局限於單獨的夢,而是關注夢的系列,著重分析與個人有重要影響的「大夢」。同時,榮格對夢的一些神秘現象也產生了興趣。榮格按時間順序把夢分成指向過去的夢(即通常的對過去生活進行回應的夢)、同時不同地的夢(即夢見的一件事正好在現實的某一角落同時發生)和指向未來的夢(即預言的夢)。對於後兩者因違反因果律,在當今科學無法得到解釋。榮格認為應該用現象學的觀點理性地看待,而不是簡單地否定排斥。

他曾到非洲及美洲等地對原始人類的心理進行考察,提出集體潛意識這一重要的心理學概念。

他提出內傾和外傾的心理類型。並與思維、情感、感覺、直覺四種功能類型進行匹配。提出了八種人格類型:外傾思維型、內傾思維型、外傾情感型、內傾情感型、外傾感覺性、內傾感覺型、外傾直覺型、內傾直覺型。這種分類法成為以後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法(MBTI)的基本理論。

在他晚年時,榮格在夢中得到啟示,回頭研究亞伯拉罕諸教。在最滿意著作《答約伯》中批判猶太教、基督教的耶和華。也許因個人經歷,他批判約伯記中耶和華對約伯的回答。此一充滿怨恨苦毒的批判招致宗教界的反對與批評。由於他年事已高,他對這預料中的批評並不在乎。他也認為基督教的三位一體並不完全,欠缺一女性的角色。

共時性
榮格認為兩件或多件事於同時發生有其特殊的意義。在有翅膀的菲利門出現前,榮格發現一隻少見的魚狗死在湖畔。他認為這兩件事於同時發生有關聯。

集體潛意識
榮格認為在潛意識中有個人潛意識及集體潛意識。他考察非洲及美洲等地原始人類的宗教、神話、傳說、童話、與夢並比較西方人與東方人的宗教、神話、傳說、童話、與夢,發現許多共同的原型而得到的結論。榮格認為集體潛意識是人格中最深刻、最有力的部分,它是幾千年來人類祖先經驗的積累所形成的一種遺傳傾向。這些遺傳傾向被稱為原型。各種原型在夢、幻覺、幻想、神經症中無意識地表現出來。相對於弗洛伊德的無神論頃向,榮格認為集體潛意識中充滿了神的形象。

內向性與外向性
榮格是首位定義心理學中「內向性與外向性」者之一。在榮格的著作心理類型學(psychology types)中提到每一個人都屬於「內向」、「外向」兩種性格。榮格將這兩種心理類型以希臘神話中的阿波羅與戴奧尼修斯比較。內向性格者被比擬成通情達理的阿波羅,他們喜歡獨處、思考,深思熟慮並且善於自省。內向性格者有時可能對於參與他人的活動不感興趣。外向性格以戴奧尼斯比擬,他們富有活力、生動並且喜愛參與活動。外向性格的人在意外在世界的感受、物體與行為。外在性格的人極可能於獨處時感到無聊。

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persona)是人們在他人眼中表現出的形象,通常是社會和公眾期許的形象。


[;-)]
標籤:
瀏覽次數:38    人氣指數:38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藏頭詩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
 
給我們一個讚!